伴随新医改深入推进,医生集团作为医生执业的新方式受到市场较多关注, 医生集团能够促进医生资源流动,契合当前医改方向、能够提升医生个人价值且降低从业风险,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患者是医生集团生存和发展基础,而现阶段我国患者对医院平台的认可程度远大于对医生个人,患者导流更多是依赖医院平台,因此我们看重医生集团与终端医院相结合带来的投资机会。
1、医生集团具有较好发展机遇
医生集团即为团体执业,是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生自由执业的主要方式。在团体执业下,两三个医生结合起来就可以团体执业,团体执业的特点是他们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担损失,共享设施设备,这是一个同进共退的执业团队。
目前,美国除了个体行医或者被雇佣外,其余医生都选择团体执业,并和医疗机构签约。公开数据显示,美国执业医师中,52.8%的医生选择了独立行医,47.2%的医生选择了团体执业。在团体执业中,2~5人的执业团体占到了37.1%,6~9人的执业团体占6.3%。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迫切需要医生流动,新医改背景下,政策出台多项措施推动医生多点执业,但是在医院管理层态度暧昧、医生顾虑重重的情况下,效果不甚理想,相比较而言,医生集团较传统的走穴方式具有风险小、收入稳定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医生多点执业的主要方式。
2、医生集团既要吸引医生又要拦截患者
医生集团最重要的资产是优质的医生资源,而我国长期公立医院主导的医疗卫生体系使得绝大部分医生资源局限在体制内,吸引体制内医生加盟将会是近期医生集团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
三甲医院拥有较多优质医生资源,且多点执业医生需满足第一执业地点的工作安排,医生集团更多是利用专家、技术优势,向二三线城市投放, 对患者进行截流。
3、医生集团发展联合医院或联合保险
我国医生集团根据来源和运营方式可以划分为体制内、体制外、平台型几种类型,各有千秋,作为新兴事物,不同类型仍在探索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
从美国医生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有“医生-医院”模式、“医生- 保险”模式,前者避免了初期大规模的固定资产、人员配套等投入,成为我国大多数医生集团发展的首选,代表企业有张强医生集团等。
我国商保市场欠缺是制约“医生-保险”模式发展的主要原因,平安集团主导的平安健康试图以医疗起步,打通医疗、保险之间的通道,将会是国内该模式最主要的尝试方向。
目前国内保险与医生集团合作还相对较少,一种是保险建立自己旗下的医生集团,这种建立起来的医生集团实际上并没有实体,医生大多也都是兼职;另一种是与拥有医生集团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杏香园与平安健康合作),由于目前的医生集团大多为专科集团,所以保险与之合作一般较少。因此,目前国内商业保险更多充当医生集团的一种入口。
4、医生集团准入门槛不高,看好协同效应
我们认为作为医生多点执业的手段,医生集团的市场准入门槛不高,伴随国内医生资源的独立,数量增加、竞争加剧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而目前医生集团依赖的患者入口主要集中医院终端,因此更看好两者相结合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