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前
4月15日,由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副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终身教授、骨卫士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裴福兴教授为我们带来《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解读——无伤“愈”雅,骨科切口并发症的“防”与“治”专题讲座。
骨卫士医疗管理中心同仁与各合作医院骨科专家:原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伤外科主任、现任中山广济医院骨科常务副主任、骨卫士特聘专家邓丰承主任,原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骨科主任、现任武冈展辉医院骨科主任、骨卫士特聘专家曹华敏教授,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7)骨科专家、现任莒南红十字永康医院骨科专家、骨卫士特聘专家范海涛主任,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专家、现任绍兴袍江医院骨科常务副主任、骨卫士特聘专家王伟主任,原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科专家、现任宁波慈林医院骨科专家、骨卫士特聘专家郑金龙主任,原天津骨科医院骨科专家、现任晋城合聚心脑血管病医院骨科主任、骨卫士特聘专家于治强主任,莒南县红十字永康医院业务院长陈强等专家,以及北京、山东、山西、广东、浙江、湖南等地多家骨卫士合作医院的100余名骨科医生认真听取学习了此次培训内容。
此外,在丁香播咖平台在线直播期间,共计4143位来自全国的骨科医生参加了此次培训。
精彩节选
裴教授首先带大家了解了骨科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脊柱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6%-12%;关节外科手术如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2年内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2%; 切口愈合不良及切口感染(浅层感染和深层感染)是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所占比重超过50%。
切口并发症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假体周围感染,进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使得非计划手术、非计划住院率增加,增加费用,患者不满意率增加,影响其他住院病人,影响加速康复。所以,切口的管理非常必要。各级骨科医生需要引起重视,做好切口管理,进而开展加速康复。
2018年,《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第一期发布了“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提纲如下:
裴教授对《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做简要介绍,其中提到
一、术前评估
1、术前全身评估
术前评估病人:病史、检查、评估、会诊、处理;
全身情况:全身潜在感染灶:口腔、皮肤、泌尿;
并存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化疗、风湿病等;
低蛋白血症、贫血,直接关系切口管理;
一般情况(年龄,BMI,肥胖);
药物使用:皮质激素、抗凝药物、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既往手术史。
2、术前局部评估
包括:局部情况;手术史、感染史;皮肤情况(皮疹、疤痕、破损等)以及局部是否有药物注射。
二、术中操作危险因素
包括:1、机械损伤:术中过度牵拉皮肤;2、皮下组织过度分离;3、电刀、电凝使用不当;4、止血带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5、切口缝合技术不当。
培训中,裴教授还对该指南中切口管理的术中措施以及术后评估作解读,并重点为大家讲述了常见切口并发症及防治相关内容。针对切口渗液问题,渗液过多不利于伤口愈合,会增加感染风险。
分析常见原因如下:
1、低蛋白血症、贫血;2、手术因素:操作粗暴、过度牵拉软组织、不规范使用电刀等;3、感染;4、止血带的不合理使用;5、抗凝剂的使用:如过度抗凝,会增加肢体肿胀、皮下瘀斑及伤口渗液、血肿发生的几率;6、局部因素:脂肪层厚、术中松解分离广泛、切口缝合技术不当等。
那该如何对切口渗液进行预防及处理?
1、术中微创技术:合理应用电刀、止血带;2、清除皮下脂肪颗粒,使切口边缘渗血良好,利于伤口愈合;3、提高缝合技术,有条件时使用合适的缝合材料和新技术;4、达到止血抗凝平衡:氨甲环酸与抗凝药合理应用;5、仍强调术前、术后改善贫血、营养不良、低免疫球蛋白血症;6、伤口持续渗液48h,进行伤口清创等;7、有条件时选择具备吸收渗液能力的敷料,或含银离子的敷料,预防感染。
选择合适的敷料很重要,因为适宜的敷料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
换敷料时引起疼痛,切口渗液需要频繁更换敷料,粘贴敷料可能导致产生水泡,敷料固定的可靠性,敷料粘贴对关节活动的限制。
术后切口的敷料应结合如下方面做出选择,换敷料无黏连,无痛换药;渗液吸收能力较强,无回渗,保持伤口在干燥环境中;如有条件可选择术后自粘型含银敷料。
最后,裴教授再次强调,骨科加速康复切口管理重点在预防,要像重视手术技术一样重视切口管理。术前感染灶排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严格皮肤准备,无菌观念、微创化操作,彻底止血,精准对合组织、皮缘,逐层缝合、适度加压包扎、支具制动;术后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只有把以上工作做好,才能够尊重切口愈合的自然规律,保护切口愈合的生态环境。
培训后,听课医生围绕培训内容就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向裴教授积极请教,裴教授对医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帮助医生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骨卫士多个合作医院,专家在线培训结束后,继续组织骨科医生结合近期临床病例进一步开展学习心得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