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广东省脊髓损伤研究及治疗水平,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疼痛分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卫士医疗集团协办的脊髓损伤治疗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于近日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就脊髓损伤治疗进展、新技术应用、疼痛治疗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会议现场
《柳叶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脊髓损伤患者超过37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达9万人。由于疾病的复杂性,脊髓损伤患者需要终生进行康复治疗,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近年来,我国在脊髓损伤治疗及康复领域的跨学科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和康复提供新的思路。
学术讨论
本次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戴建武教授详细介绍了活性生物支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在《脑机接口-科幻与现实》讲座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李骁健教授分享了脑机接口的研究进展、里程碑事件,以及实验室猕猴脑机接口研究过程和进展。李骁健教授指出,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卢振和教授分享了《脊髓损伤后疼痛的治疗现状》。她指出,在诊断方面,疼痛部位=责任的神经,疼痛性质=损伤神经的责任组织。卢振和教授介绍,医用红外热像(MIT)可敏感、真实、全面评估身体状况,MIT通过显示血管/血液量温度判断疼痛病因,指导疼痛对因治疗。在治疗方面,她通过多个病例,介绍了经皮神经调控治疗,明视下射频对因治痛,脊髓、外周神经、后跟节神经电刺激器植入等治疗方案对于缓解脊髓损伤疼痛的效果,以上治疗方式已成为脊髓损伤疼痛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新材料研发应用方面,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郭瑞教授介绍了《生物医用水凝胶研究进展及产品转化路径》。郭瑞教授重点分享了水凝胶在骨修复、脊髓损伤修复、骨关节炎软骨损伤修复等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工程产品从研究到转化的全过程。在脊髓损伤临床治疗现状与展望方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脊柱外科陈仲教授指出,传统的交锁复位方法成功率仅为40%左右,存在易致过牵损伤等不足。对此,陈仲教授对交锁复位方法进行改革,采用无级增重,进行过牵保护,按需增重,实现即时复位。陈仲教授研究发现,促红素早期和延期使用都可改善脊髓损伤的预后。未来,随着病灶冲洗灌流系统、脊-机接口系统等新的治疗方式的应用,脊髓损伤的预后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本次学术会议促进了广东省产学研医相结合,共同为脊髓损伤治疗和康复提供新方案、新技术、新思路,必将促进脊髓损伤治疗及康复的跨越式发展 ,造福更多患者。▲与会专家合影
未来,骨卫士将与各协会、专家以及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不断应用于骨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推动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陈仲教授将在南方大学珠江医院等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相关临床试验,详细信息请电话咨询 18102707182。
▼欢迎各位专家扫码加入京东健康骨卫士骨科中心互联网医院,共同服务骨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