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骨卫士学科规划建设——2022年第三期专家培训会在线举办,骨卫士医疗集团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终身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副组长裴福兴教授分享了《骨科加速康复关键技术》,来自骨卫士合作医院以及全国骨科同道共3000余人参与会议,并就解决骨科加速康复技术“卡脖子”问题、术后抗凝药物使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裴福兴教授指出,加速康复是一种先进理念,在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下,理念才能落地。本次培训,裴福兴教授介绍了全国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工作成效、骨科加速康复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了骨科加速康复关键技术。
裴福兴教授介绍,全国加速康复外科骨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明确了加速康复外科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明确了强有力的领导和高质量的技术团队是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关键,强化了加速康复外科先进理念和医学人文精神,12个试点病种(手术)数据库数据加速康复总病例数已达187804例。
▲骨科加速康复试点总病例数
裴福兴教授指出,骨科加速康复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止血与抗凝的平衡,抗炎镇痛综合方案,切口管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增强营养、肌力与体能,医护患家属陪护一体化医护模式等方面。
止血与抗凝平衡
裴福兴教授指出,失血是最大的应激反应,减少出血、输血是加速康复的关键环节,血液管理要进行关键技术创新,达到无血化手术。
要加强术前、术后贫血管理,控制术中失血,加强围术期血液管理。术前术后优化造血,术中减少出血,提高贫血耐受性,合理输血的血液管理策略。
在术中减少出血方面,主要措施包括坚持微创理念优化手术操作,术中将动脉收缩压控制在其基础值70%以上或100~110mmHg之间以达到减少失血的目的,术中出血量>400ml可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的应用。
裴福兴教授认为,做好止血与抗凝平衡,抗凝启动时间是关键,华西医院医院一般在患者术后6小时开始抗凝药物应用。
抗炎镇痛
裴福兴教授认为,疼痛管理关键是进行无痛化管理,坚持微创化操作,减少应激;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抑制炎症;应用地塞米松等抗炎辅助镇痛;开展预防性多模式镇痛;体化镇痛;镇静抗焦虑,辅助镇痛。
裴福兴教授指出,加速康复的核心是减少手术应激,而炎症反应是手术应激的本质,可应用氨甲环酸等药物预防和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优化手术操作,尽量采用微创手术,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
在镇痛方面,裴福兴教授介绍了华西医院镇痛方案,包括术前进行抗炎镇痛抗焦虑镇静四联一体管理;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地塞米松,切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200mg+60ml盐等;术后口服抗炎药物镇痛为主,辅以阿片类药物,定时辅以静脉注射及抗焦虑镇静。
切口管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增强营养、肌力与体能
医护患家属陪护一体化医护模式
本次专家培训会,裴福兴教授分享的骨科加速康复关键技术对于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与会骨科同道受益匪浅。骨卫士将持续整合资源,定期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推动加速康复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各级医院,服务更多骨病患者,让骨骼更健康,让生命更美好。
▼本次培训完整视频,请扫码关注骨卫士视频号,选择【直播回放】观看
▼添加医生助理小骨微信,及时获取会议及培训信息
往期推荐